1.专业名称
会计专业
2.专业代码
120100
1.招生对象
(1)学籍注册地在我省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2)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语文、数学、外语3科达到B级及以上,其他科目达到C级及以上;
(3)非学业水平考试的考核科目成绩在合格以上;
(4)参加高中招生考试,且成绩达到中考总分数的80%以上。
2学制
本专业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和文化水平,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从事会计、出纳、收银等相关岗位工作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四、人才培养职业能力描述(参照下表)
类别 |
序号 |
职业能力描述 |
基本知识要求 |
1 |
具备会计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
2 |
具备基本的礼仪常识; |
|
3 |
熟悉会计工作所要求的财经法规知识,掌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
|
4 |
掌握会计工作常用的专用书写知识; |
|
5 |
掌握企业会计核算原理、工作流程; |
|
6 |
掌握常用财务软件及会计信息系统的知识; |
|
7 |
掌握计算机日常操作、互联网运用的基础知识,以及与本专业岗位相关的计算机信息化应用基本知识。 |
|
基本素质要求 |
1 |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及良好的社会公德。 |
2 |
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及吃苦耐劳精神。 |
|
3 |
具有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等会计职业道德。 |
|
4 |
具有法律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和安全风险意识。 |
|
5 |
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心和认真严谨的职业态度。 |
|
6 |
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意识、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 |
|
7 |
具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创新意识。 |
|
8 |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立场正确,思想稳定。 |
|
基本能力要求 |
1 |
熟练掌握票币点验、传票翻打及数字录入、会计数字书写等基本技能 |
2 |
熟练掌握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能进行会计日常经济业务的核算、会计报表分析,具有纳税申报等税务处理能力。 |
|
3 |
能熟练使用会计电算化设备及会计核算软件。 |
|
4 |
掌握收银业务技能,能快速、准确、规范地完成收银操作流程。 |
|
5 |
具备理解、领会企业会计准则和执行财政政策的能力。 |
(一)公共基础课
1.德育(180学时11学分)
本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政治经济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教育。通过学习,在正确分析自身和外在条件的基础上,确立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措施,调整规划,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初步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有关法律知识,自觉遵法、守法;掌握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的有关知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能够运用创业知识,在条件成熟时,自主创业。
2.语文(180学时11学分)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3.数学(180学时11学分)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英语(180学时11 学分)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及专业英语的基本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计算机应用基础(72学时 5学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6.体育与健康(180学时11 学分)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7.公共艺术(72学时 4学分)
公共艺术课程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和专业艺术特色的综合性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
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二)专业基础课设置及要求
1. 会计基础(108课时7学分)
熟练掌握仿真企业环境下会计凭证的填制、各种会计账簿的登记、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掌握企业常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掌握会计凭证的审核、账务处理程序的应用、会计账簿的设置、账簿的启用与保管的基本要求;了解会计的概念、产生与发展、职能作用、会计对象;理解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要素、会计等式、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及其适应范围。
2、统计基础知识(72课时5学分)
理解统计的概念、作用、特点;掌握总体与总体单位、指标、标志、变量与变异等统计基本概念、统计工作过程的内容、相对指标的计算、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动数的计算、动态分析水平指标与动态速度指标的计算、综合指数的计算、平均数指数的计算与指标的因素分析法、抽样误差的计算、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等内容;了解统计设计、统计表及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等内容。
3、企业财务会计(216课时14学分)
掌握企业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财务成果等方面主要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与账务处理方法和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掌握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了解企业结算方式、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企业会计报表附注等内容。
4、税收基础(72课时5学分)
掌握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和纳税申报方法,理解各主要税种的构成要素,熟悉企业涉税业务的基本程序和内容,理解税收的概念、职能作用、纳税人权利和税收征纳主体的法律责任,了解资源税、行为税及财产税务税种的基本内容。
5、财经法规及会计职业道德(72课时5学分)
掌握主要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了解财政法规制度的主要内容,培养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掌握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6、出纳实务(72课时5学分)
了解和掌握如何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对现金、票据、有价证券的保管要求,如何填制和审核各种原始单据和有关的出纳凭证;掌握日记账的登记;出纳资料的整理;出纳工作的交接;票币的整点;熟悉各种结算业务程序;掌握各种结算工具的特点;熟悉错账的查找方法。
(三)专业技能课设置及要求
1.会计基本技能(108课时7学分)
熟练掌握点钞、传票录入、财会书写等基本技能,并达到规定的技能等级标准。掌握计算器功能和辨别人民币真伪的方法。
2、会计电算化(144课时9学分)
掌握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总帐系统、报表系统以及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业务核算子系统的操作方法;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模块构建,会计电算化对传统手工会计方式的影响;了解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要求与制度规划、购销存业务核算子系统、基于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数据整理与加工。
3、收银实务(108课时7学分)
本课程以国家收银员职业标准为基本依据,主要内容包括收银业务概述、收银岗位管理、收银基本技能、收银作业程序、收银业务操作、收银服务规范、收银相关业务处理、收银工作内部控制。
(四)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及要求
1.会计基础实训(108课时7学分)
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会计准则、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会计档案的组成及保管,了解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过程及特点。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账户的结构以及设置方法,掌握借贷记账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企业审核和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技能。
2、会计综合模拟实训(72课时5学分)
通过对一个小型企业某月份实际会计业务的模拟,使学生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会计业务核算,进而完整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会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独立处理会计实务的手工操作能力。
3、 会计虚拟平台实习(180课时11学分)
通过网中网教学软件让学生分别体验各种财务角色,了解各业务的流程,为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中专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实施计划) |
|||||||||||||
2016年7月修订 |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时 |
学分 |
按学年、学期、周学时 |
各类课程学时数与总学时数之比 |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1 |
2 |
3 |
4 |
5 |
6 |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必 修 课 程 |
公共基础课程 |
1 |
德育 |
180 |
11 |
2 |
2 |
2 |
2 |
2 |
|
与总学时比:38.7% |
|
2 |
语文 |
180 |
11 |
2 |
2 |
2 |
2 |
2 |
|
||||
3 |
数学 |
180 |
11 |
2 |
2 |
2 |
2 |
2 |
|
||||
4 |
英语 |
180 |
11 |
2 |
2 |
2 |
2 |
2 |
|
||||
5 |
体育 |
180 |
11 |
2 |
2 |
2 |
2 |
2 |
|
||||
6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72 |
5 |
2 |
2 |
|
|
|
|
||||
7 |
公共艺术(音乐) |
36 |
2 |
1 |
1 |
|
|
|
|
||||
8 |
公共艺术(礼仪) |
36 |
2 |
1 |
1 |
|
|
|
|
||||
9 |
小计 |
1044 |
64 |
14 |
14 |
10 |
10 |
10 |
|
||||
专业核心课程 |
1 |
会计基础 |
108 |
7 |
6 |
|
|
|
|
|
与总学时比:28% |
||
2 |
统计基础知识 |
72 |
5 |
4 |
|
|
|
|
|
||||
3 |
企业财务会计 |
216 |
14 |
|
6 |
6 |
|
|
|
||||
4 |
会计证-会计基础 |
72 |
5 |
|
|
|
4 |
|
|
||||
5 |
会计证-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
72 |
5 |
|
|
|
4 |
|
|
||||
6 |
会计证-会计电算化 |
72 |
5 |
|
|
|
4 |
|
|
||||
7 |
税收基础 |
72 |
5 |
|
|
|
|
4 |
|
||||
8 |
出纳实务 |
72 |
5 |
|
|
|
|
4 |
|
||||
9 |
小计 |
756 |
51 |
10 |
6 |
6 |
12 |
8 |
|
||||
专门化技能课程 |
1 |
会计基本技能 |
108 |
7 |
4 |
2 |
|
|
|
|
与总学时比:13.3% |
||
2 |
会计电算化 |
144 |
9 |
|
|
6 |
2 |
|
|
||||
3 |
收银实务 |
108 |
7 |
|
|
6 |
|
|
|
||||
4 |
小计 |
360 |
23 |
4 |
2 |
12 |
2 |
|
|
||||
实训课程 |
1 |
会计基础实训 |
108 |
7 |
|
6 |
|
|
|
|
与总学时比:13.3% |
||
2 |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
72 |
5 |
|
|
|
4 |
|
|
||||
3 |
会计虚拟平台实习 |
180 |
11 |
|
|
|
|
10 |
|
||||
4 |
小计 |
360 |
23 |
|
6 |
|
4 |
10 |
|
||||
选修课程 |
1 |
|
|
|
|
|
|
|
|
|
与总学时比:6.7% |
||
2 |
|
|
|
|
|
|
|
|
|
||||
4 |
小计 |
180 |
11 |
2 |
2 |
2 |
2 |
2 |
|
||||
合 计 |
2700 |
172 |
30 |
30 |
30 |
30 |
30 |
|
|
||||
附:选修课程与社团活动结合,每名学生每学期选修1至2个社团活动,每周2课时。 |